js3845金沙线路

“三聚焦三强化”激发科研新活力——js3845金沙线路能源化工工程学院科研立项实现双突破
  • 时间:2025-08-13
  • 点击:658
  • 来源:能源化工工程学院

近日,2025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结果公布,js3845金沙线路能源化工工程学院取得亮眼成绩:获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3项、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立项数占全校63.6%获批经费176万元,占全校总经费74%,实现了科研立项数量和经费的双重突破。这一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院紧扣区域发展需求,创新科研工作机制,多措并举推动科研水平提升。

聚焦需求导向,强化顶层设计。学院将自治区产业集群发展需求作为科研方向的第一信号成立由校内外专家、行业龙头组成的“能源化工技术专家委员会”,聚焦地区产业发展需求,精准凝练科研方向。立足阿克苏地区资源禀赋及能源化工产业技术需求,学院重点布局绿电制氢与储氢材料、能源动力与催化转化、复合新材料绿色循环三大方向,组建专业团队。绿电制氢团队攻关南疆太阳能资源利用及气氢液化等关键技术;催化转化团队致力于研发高效催化剂,服务化工企业节能降耗;新材料团队推动工业固废高值化利用,助力循环经济发展。专家委员会每年滚动发布关键技术需求清单,建立科研项目库,确保项目选题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学院聚焦“需求导向”的布局,使科研项目直击区域发展痛点,成果转化路径清晰。2025年立项课题中,80%以上直接源于企业技术难题或自治区重大工程需求。

 

聚焦团队建设,强化梯队培育。学院着力构建“援疆人才—学术骨干—青年教师”三级梯队。一是充分利用自治区人才政策,柔性引进“天池特聘”专家8人、“银龄计划”教授14人、援疆“小组团”9个,组建50余名教授组成的高层次援疆人才队伍。二是依托学院教授、副教授、博士组建学术骨干力量。三是实施青年教师“一人一策”培养计划,由援疆高层次人才担任导师,“手把手”指导项目申报,引入先进科研方法。常态化组织教师参与高水平学术交流与培训,全面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目前,学院拥有自治区级创新团队2个、青年科技创新团队6个,35岁以下青年教师主持基金项目比例达65%。

聚焦平台赋能,强化协同创新。学院依托“新疆新能源与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塔河炼化分公司、新疆中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0家头部企业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建成2000平方米中试基地及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打通“实验室—中试—产业化”链条。同时,借助“一校一院”机制,共享中南大学、温州大学等共建高校科研平台和科研资源。建立系统化、精细化科研项目协同机制,在申报关键期组织产业教授和援建高校专家进行多轮评审,严把选题、创新性与可行性关。安排特聘教授和银龄教授“一对一”指导申报材料撰写,显著提升立项成功率。

 

能源化工工程学院将以此次自治区自科项目立项为契机,持续巩固良好发展势头,进一步强化科研工作,为服务南疆乃至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来源:能源化工工程学院

审核:胡登雄

编辑:阿力玛斯·阿不力肯木